2024年12月6日-8日,以“全球教育本土化与未来教育新生态”为主题的“2024中华国际文凭学校协会(CISA)第二届年会”在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旗舰校——青浦世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盛大召开。
12月7日下午1:15,大会分论坛PYP专场在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盛大开启。与会成员们围绕全球教育本土化与未来教育新生态展开分享,并交流了PYP阶段的思考与实践。
12月8日上午的分会场专场则由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融合部小学的课程展示组成,并特邀专家CISA学术组PYP学段召集人、北京青苗学校何实女士莅临指导。
01
融合驱动
PYP框架下的多元创新
12月7日下午1:15,伴随着与会嘉宾参观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融合部的脚步,大会分论坛PYP专场正式开启。
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小学融合部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语文学科组长王娟女士与语文教师、年级组长陈晨女士联合分享了“基于概念驱动的融合特色语文实践与探索”。两位老师在分享中提到:“以概念为驱动的大单元统整教学,是融合语文教学的追寻方向。”在当前教育中,素养的培养比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为关键。素养是自我生长的过程,而概念驱动的大单元统整教学是实现语文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
图 | 王娟女士和陈晨女士在PYP分论坛分享
常州外国语附属双语学校PYP协调员丁云女士则以劳动、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分享了“为课程做减法,将课程融合落到实处”的策略,从劳动道法课在国际化学校的实施现状、劳动与道法的有效融合之道、劳动与道法的跟踪反馈和相关问题的交流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图 | 丁云女士在PYP分论坛现场分享
澳门教业中学国际小学PYP协调员、IBPYP数学、常识教师梁嘉丽女士探讨了PYP在澳门的本地化探索与实践。分享涵盖了导入PYP理念、育人目标、融合的背景及其重要性。解析及比对数学课程图谱,确保PYP课程与本地课程标准保持一致。通过分享主题式探究教学,融合国家、本土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案例,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的能力,以培养学生成为既符合本地需求,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终身学习者。
图 | 梁嘉丽女士在PYP分论坛的现场分享
广州市加拿达外国语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协调员侯洪亮先生带来了体操素质训练6大循环解说的专题分享,由点及面地从体操练习出发,深入至文化内涵以及个人意识与品质。
图 | 侯洪亮先生在PYP分论坛现场分享
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总校长奉海英女士与郑州市金水区建业小学校长助理何新女士联袂分享了题为“聚焦求突破,融合以致远”的主题演讲,介绍了通过聚焦ATL和ATT推动教学团队的课堂改革,实现团队教学的经验积累与创新突破,从而为国家课程核心学科素养与ATL、育人目标相融合奠定基础,推动IB框架与国家课程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长远发展。
图 | 奉海英女士与何新女士在PYP分论坛现场分享
广州市黄埔区中黄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林晓兰女士与学生发展中心主任王莎娜女士共同带来了“聚焦学生福祉,以IB赋能,推动学校德育体系创新发展”的主题演讲。演讲中探讨了IB教育理念如何与中国国家课程新课标相融合,在德育政策、课程融合、特色活动、校园文化和家校共育等维度进行德育建设的具体策略,从而打造学校德育特色,支持学生的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的建立和多元文化的理解,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发展。
图 | 林晓兰女士和王莎娜女士在PYP分论坛现场分享
海亮外国语学校PYP协调员贺龙菲女士携手沪江维多利亚学校国际文凭小学文学教学指导罗颖女士,共同探讨了差异化教育理念在内陆与香港的实践探索,通过具体的案例,阐明了如何运用IB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国家课程的要求。
图 | 贺龙菲女士和罗颖女士在PYP分论坛现场分享
上海市协和双语学校数学课程和课内拓展课程协调员刘晶女士与年级组长王妍妍女士联袂就基于PYP课程框架的独立数学探究单元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分享。围绕PYP课程的概念驱动,深入探讨探究单元的教学理念,并结合义务教育新课标中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要求,展示探究的循环过程。通过生动的三年级分数教学案例和四年级小数教学案例,展示了在PYP课程框架下,将数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形成结论和反思的循环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图 | 刘晶女士与王妍妍女士在PYP分论坛现场分享
在PYP分论坛的英语专场中,中黄外国语小学执行校长张萍女士带来题为“破解PYP候选阶段、授权与复审中的共性问题与需注意事项”的主题分享,从校方、顾问及访问团队等多视角剖析问题,畅言成功经验与挑战。共性话题与实操性内容干货满满,引得现场嘉宾频频记录。
图 | 张萍女士在PYP分论坛现场分享
Victoria Park Academy Math HOD刘晓娟女士则就“从国家课程到PYP:小学数学概念为本的大单元设计”展开了介绍,深入探讨了如何设计数学单元,使其与国家课程和PYP(小学项目)框架保持一致,强调基于概念的方法。此外,她还分享了案例研究,展示了项目化学习在应用数学概念方面的强大力量。
图 | 刘晓娟女士在PYP分论坛现场分享
合肥新华公学融合部英语教研组长王佳曦女士聚焦 AI 时代新课题,带来了“AI 如何赋能英语课堂?”的精彩分享。她从流行 AI 工具切入,讲述其助力英语课程之策,如用AI丰富教学设计、助力读写、分层教学与原版教材学习等,启迪教师紧跟潮流,善用 AI 赋能教学。
图 | 王佳曦女士在PYP分论坛现场分享
北京市朝阳区青苗学校PYP协调员黄英女士聚焦于探究主题下的英语教学,提出在PYP课程框架下的逆向设计实践。她在分享中提到:采用逆向设计方法来创建总结性评估任务和评估细则,确保每个主题的语言学习目标都能得到重点强调和有效评价。她的分享无疑为寻求加强PYP中语言教学与主题单元联系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支持。
图 | 黄英女士在PYP分论坛现场分享
02
课堂展示
概念驱动,让素养自我生长
次日上午,来宾们沉浸式地聆听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融合部小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语文学科组长王娟带来的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四单元《普罗米修斯》课例展示。王娟老师从希腊神话故事背景出发,引导学生们深入文本,探寻普罗米修斯的痛苦,并巧妙地从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进行分类讨论。随后,她引入类文阅读《西西弗神话》,让学生们在对比中进一步总结不同英雄的品质。在小组合作中,大家围绕“什么样的神是真正的英雄”展开了深入讨论。孩子们在互动中积极思考,踊跃举手。他们精彩的回答引发现场观众的阵阵好评。
图 | 王娟女士在PYP分论坛作课堂展示
融合部小学五年级年级组长、语文学科教师谢蔓蓉进行了说课,她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出发,强调了神话故事单元的独特性,并详细阐述了统整教学思路——从单元到单课,单课到单元,以概念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让孩子们在学习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神话故事带给现实世界的意义。
图 | 谢蔓蓉女士在PYP分论坛作主题分享
03
洞见分享
探索未来教育之路
CISA学术组PYP学段召集人、北京青苗未来教育中心中方主任何实校长,就课堂主题分享与与会嘉宾深入互动。何老师首先提出IB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性、辩证性思考的重要性,与公开课中王娟老师的核心问题设计相呼应。然后,又对王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学生们的深度思考能力表示赞赏。何老师评价王老师的课堂宛如知识宝藏,令人收获满仓。于语言教学设计层面,课堂紧扣英雄主题,巧用分层问题,引导孩子深入剖析“痛苦”,深度契合 PYP 探究理念。通过深度阅读,挖掘语言表里乾坤,精准捕捉细节;通过跨文本比较阅读,启迪学生的思维,高度契合IB语言学习的目的。何女士还着重指出,PYP 多语言学习优势显著,其探究特质能够助力学生深度理解语言文化,雕琢表达细腻质感,滋养全面成长。这节公开课不仅展示了青浦世外语文学科团队的教学实力,更为IB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图 | 何实女士现场分享
聚焦全球教育本土化与未来教育新生态,
CISA将一如既往地赋能
大中华区的IBPYP教育工作者,
将IB框架与国家课程保持一致,
将探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
支持学生全球视野与多元文化的理解,
探索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携手打造未来教育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