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8日,以“全球教育本土化与未来教育新生态”为主题的“2024中华国际文凭学校协会(CISA)第二届年会”在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旗舰校——青浦世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盛大召开,上海青浦区世外高级中学为本届年会DP分论坛举办方
12月7日下午1:30,CISA第二届年会DP分论坛正式开幕,与会成员们围绕全球教育本土化与未来教育新生态的大会主题展开分享,并交流了DP阶段的课程思考与实践经验,以期共同促进IBDP课程本土化的发展和本学段教育质量的提升。

12月8日上午9:00,上海青浦区世外高级中学师生代表为与会者带来课堂展示及主题分享,展示结束后,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高中部副校长、DP协调员陈瑶女士作为DP分会场特邀嘉宾进行点评指导。
 
 

01

 

核心课程重塑

创新策略实施

 

CISA第二届年会DP分论坛,会议由上海青浦世外高级中学教师金逸珺女士主持。

图 | 金逸珺女士DP分论坛主持

 

四位发言人围绕大会主题就IBDP学校核心价值与课程的落地探索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宝贵的实践案例与经验。

教业中学教研主任梁锦涛先生带来了题为《加强核心价值:教业中学IBDP核心课程的挑战与对策》的主题分享。

在分享中,他探讨了教业中学在IBDP核心科目的落地与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对策。随着IBDP课程的全面推行,教业中学逐渐发现核心课程——知识论(TOK)、拓展论文(EE)和创意、行动与服务(CAS)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边缘化”的情况,无法有效地站稳或发挥其应有的核心作用及价值,教师与学生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六大学科组的教学与成效上。

图 | 梁锦涛先生在DP分论坛现场分享

 

然而,从学生的学习成效及结果来看,这些核心课程本应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研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未能充分体现其价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将核心课程的地位重新回归到IBDP课程的核心位置。通过这些努力,希望能够重塑核心课程的价值,让学生在IBDP课程中获得更加全面和均衡的教育,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IBDP项目协调员陈婧潇女士以《拓展论文项目如何在新授权的IBDP学校中落地实施》为题进行主题演讲。

图 | 陈婧潇女士在DP分论坛现场分享

 

她表示,拓展论文课程(Extended Essay,简称EE)的顺利推行并非EE学科指导教师的孤立之举,而是需要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师成长以及家长社群等多方面的紧密配合与全面支持。EE论文筹备过程中,前期课程支持系统搭建和准备至关重要。首先,需要EE协调员、图书馆管理员、学科指导教师和升学指导等相关老师进行明确分工及合作;其次,需要通过研读EE评价标准、关注Reflection书写、定期组织EE讨论会等举措细化和了解EE评价指标;最后,需要平衡辅助学生和保持学生主体性之间的矛盾,激励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能够在EE项目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最后,在实施方法方面,她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建议包括:通过Mini课程体验让学生初步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建立EE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长轨迹;以及定期向学生和家长反馈EE课题的进展情况,确保家校双方都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成都美视学校 DP助理协调员、DP经济学教师高欢女士带来了《使用问题形成技巧培养探究式学习》的主题分享。她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师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式学习能力。
 

图 | 高欢女士在DP分论坛现场分享

 

她强调,面对学生在传统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缺乏参与感、不够积极主动的问题,关键在于引入并有效运用问题形成技巧(QFT)。她引领大家从理解QFT的基础概念入手,明确其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希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来激活他们的思维,促进深度学习。她指出,要有效使用QFT,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通过行动不断探索和实践,找到最适合自己班级和学生的实施路径。
 
在具体操作上,高欢女士建议采用分类学生问题的策略,即将学生提出的问题细分为知识性问题、概念性问题、技能型问题等不同类别。通过这些分类有效地帮助教师更清晰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兴趣点,也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支撑。
 
来自海亮外语中学的DP物理教师周伟韩先生围绕《基于历史视角的DP物理教学策略》课题展开分享。他阐述了从历史维度出发,设计与实施DP物理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的重要价值,以及这一做法对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本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图 | 周伟韩先生在DP分论坛现场分享

 

周伟韩先生强调,物理学并非孤立的知识体系,将历史视角融入DP物理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更能引导他们深入领悟科学思维方法的精髓。通过追溯物理学史上的重要发现与理论构建,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科学家们面对未知时的勇气与智慧,从而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热爱与追求。
在分享中,他还向大家着重介绍了物理学史上的经典实验和案例在DP物理实验课程中的有效运用。他指出,这些经典实验不仅承载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定律,更蕴含了科学家们在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中的巧妙构思与严谨态度。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题,亲手操作这些实验,才能锻炼他们的实验技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02

 

观摩教学实践

探索全新视角

 

12月8日上午,CISA第二届年会DP分论坛参会者们再度齐聚于上海青浦区世外高级中学,聆听由上海青浦区世外高级中学师生代表共同带来的课例展示与主题分享。
上海青浦区世外高级中学数学组骨干教师孔令德女士,以《四基引领下的融合数学教学:导数在跨学科应用的教学实践》为题进行主题发言。在课堂展示与设计背景介绍中,孔老师详细阐述了青浦世外高中10年级融合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从灵感来源——数学新课标中的”三会“以及IB 使命,到设计教学实践框架,并以具体案例“导数的情景应用“这个教学内容做具体的课堂展示。
 

图 | 课堂展示

 

孔老师表示,本节展示课,相对于一般的“导数情景化运用”教学,或者相对于AP以及IB大纲的要求而言,有以下创新:在内容上,虽然导数的情景化应用,天然就带着real-world context这个元素,但是一般的导数情景应用题,大多要求导以及给出情景;而本节课,我们从这个常规的教学点,递进到用导数作为工具来评价模型,再进一步递进到用导数函数来建模
 

 左右滑动查看 

 
图 | 课堂展示
在形式上,前30分钟,孔老师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导,带领学生深入探索导数教学;后10分钟,则完全交由学生主宰,学生们走向讲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和理念,运用数学知识跨学科地进行探索与发现,整场课堂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在自主展示环节,学生们围绕各自的作品,用清晰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向参会者们阐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研究过程,老师们则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给予学生们充分的肯定与支持,同时也适时提出指导与建议,教学相长、共同交流学习。

图 | 学生自主展示

 

 

 

03

 

聚焦全人教育 

携手打造教育新生态

 

DP分会场特邀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高中部副校长、DP协调员陈瑶女士莅临现场对跨学科展示课进行专家点,并与现场参会者展开互动交流。
针对此次青浦世外高中展示课课堂,陈瑶女士首先给予了高度认可。她表示,孔老师及其学生们所呈现的课堂,不仅成功地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更在课程设计上实现了创新与突破,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 | 陈瑶女士现场分享

在结合了IB教育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她强调,希望我们的教学不要成为孩子学习的“封口”,而要成为他们后续学习的“开口”,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探究、解决问题、跨文化以及跨学科的思维。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在展示项目的过程中培养表达能力、整体化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
 

此外,她还提倡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她认为,学生们在自主展示环节中所表现出的自信、热情和创造力,正是课程设计成功的最好证明。在未来,教师们也可以尝试将更多的学科元素融入数学教学,如物理学中的运动学、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等,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聚焦全球教育本土化与未来教育新生态,
CISA将一如既往地赋能大中华区的IB教育工作者,
创新设计并实施核心课程教学策略,
聚焦学生全人发展,
培养全球胜任力,
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探索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携手打造未来教育新生态!
 

 

Details page

2024 CISA Annual Conference | DP Sub-forum: Strengthen the Value of Core Courses and Jointly Explore New Practices in Integrated Teaching.